帝国主义史 | History of Empire

摘要

  • 荐书|《帝国的铸就》
  • 荐书|《西洋国情》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被称为“特色”的东西,是指一种缺点或特质……当今日本教育工作者喋喋不休的所谓日本人与众不同的大部分特质,将会使我们的学问更加贫困…… —— 西园寺公望

荐书

《西洋国情》

出500美元就想雇佣价值3000美元的教师去教书,岂不是荒谬之极?试问用这个价钱雇用人,他果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这项工作吗?从古至今,这种“合算”的买卖还闻所未闻。如果一味地以削减教育的费用为目的,即使受教育者数量增加了,但是教育的质量却下降了。这就好比不管什么商品,一旦质量下降,需求也会减少。不仅商品的品味,而且最终商品的数量也会逐渐减少。世上任何物品只要需求者减少,生产者也会减少,这个物品自然而然就减少。— p226

《帝国的铸就》

分析现代自由政权起起落落的书成百上干,它们也描述了独裁政权的出现。从来没有一本书特别重视1861年至1871年间的几场改革,这个十年构成了人类自由编年史上最引人瞩目的篇章,也见证了恐怖和高压统治的新哲学的出现。

节选|第一章 绝境边缘的三个民族

在日渐衰落的18世纪,俄国不再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但是,它也没有成为一个自由国度。国内矛盾重重。日渐衰落的专制体制,对于人民的蠢蠢欲动尚能勉强压制,然而对于他们的希望,却已然难以遏制。人民心怀不满,不再卑躬屈膝、畏缩怯懦。显而易见,危机的爆发已经为期不远。

登上皇位的亚历山大决意先发制人,阻止这场灾难。不过,他该何去何从呢?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将高压统治继续下去:而另一条,则是追求自由的觉醒。

有一段时间,自由体制似乎已经蓄势待发,即将大获全胜。然面,出现了相反的反应。在全世界,特权阶级起来维护自身的特权地位。在俄园、德意志,甚至就在美国,走投无路的贵族用维护自身权力的专制思想来对抗自由的挑战。新的专制哲学基于两点。

首先,是家长式的统治。这个理念是对抗自由国度的强力武器,……根据政府最新的家长理论,国家要像父亲爱孩子一样爱人民。所以伟大的自由史学者麦考利爵土写道:新的家长式政体会“管理学校,监视运动场。将劳作和娱乐的时间固定下来。规定什么歌能唱,什么曲子能弹,什么书能读,什么药能吃…..”

贵族的第二个立足点是激进的民族主义。

歌剧院中的巴黎人却呵欠连天。他们裹着厚厚的丝绸和皮草,沉溺于社会发展和帝国传承所累积的财富,他们看不到,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平静就会被瓦格纳歌剧中预言的“狂飙突进运动”打破。19世纪60年代尚未过去,他们的城市就将被德意志的军队占领,他们的殿堂、房屋和医院都将被德意志人的炮弹粉碎。唐怀瑟精神的苏醒喻示着德意志民族的觉醒,这个民族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然而对此,巴黎人却视而不见。

在巴黎人的迟钝似乎也情有可原,因为在1861年初,德意志的改革还不易为人们觉察。德意志内部有着数不清的公国,所以德意志的力量究竟到达何种程度鲜为人知。自古罗马的塔西佗时代以来,观察者们就常常为德意志民族特殊的禀赋而震惊,这个民族有种热衷暴力行动的精神。但在1861年3月,这种禀赋被浪费在了两个敌对党派的龙争虎斗,以及三十个小公国的纷争之中。

节选|第四章 自由宣言

新的强权哲学之所以危险,正是因为它直指自由国家理想的要害。它攻击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正如林肯所说:

自由社会的定义和公理被否认,被回避,而且他们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有人时髦地称之为“漂亮的空话”,有人不客气地称之为” 一派胡言”,还有人阴险地说它们只适用于“高级人种”。这些表述尽管形式不同,但在实质上和影响上是相同的一取代自由政府的原则, 恢复等级制度、家族和正统性的原则。他们乐于见到贵族老爷们聚集,密谋与人民为敌。他们是复辟专制的先锋,是开路者。我们必须打倒他们,否则他们就会征服我们。

俄罗斯帝国皇帝、芬兰大公、波兰国王尼古拉二世及其皇后、女大公和皇储一家人。1918年7月17日,沙皇全家包括仆人在内被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下令秘密处决,长者50岁,幼者13岁。

如果“复辟专制的先锋”在美利坚合众国得势,或者北美大陆上出现两个敌对的共和政体,一个奴隶制,一个自由制,那么美国能否足够强大,足够自由,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当奴隶制帝国在德意志和俄国出现,并在20世纪迫切要求主宰全世界的时候,美国能否有效地与之抗衡,就值得商榷了。

火车载着总统的遗体,飞驰着穿过乡村,春天的花朵正在盛开,在远远的交叉路口,在孤独的小村庄里,在荒芜的农场边缘,美国民众站在铁轨边,向被害的总统致敬。许多人用手帕抹着眼泪。妇人们的怀里抱着婴儿。小学生们手里握着镶黑边的美国国旗。在煤气灯照亮的火车站站台上,成群的少女围在起唱赞美诗; 她们穿着圣洁的白色衣袍, 胸前垂下黑色的肩带。有些哀悼者拿着手写的标语牌:“向值得致敬者致敬”、“英雄烈士”、“华盛顿,国父:林肯,国之救主”、“人虽死,言犹在”。

Resources

参考文献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读者交流 QQ 群:338272982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