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技术漫谈 | Overview of Open Source

摘要

  • 开源技术架构漫谈
  • 开源社区与知识产权法
  • 开源软件列表

开源社区

知识产权法

开源软件列表

开源技术架构漫谈

荐书

《大教堂与集市》

  • Eric S. Raymond.
  • 大教堂与集市(开源运动的《圣经》) (O’Reilly精品图书系列)

Linux世界的运转,在很多方面像一个自由市场,或者像一个由很多利己个体组成的生态系统。

技术上很好玩的东西,其他“无聊”部分则会被丢在一边(或半途而废),等那些受金钱激励的坐在隔间里的苦工们在管理者的严厉鞭策下机械地将其生产出来。我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在“开垦心智层”(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一文中对这种观点进行质疑。

在中央集权不存在或较弱的情况下,正如黑客惯例那样,习惯法理论也在有机地演变。在斯堪的纳维亚民族和日耳曼民族,它发展了一千多年。英国近代政治哲学家John Locke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和理性化,所以该理论有时也称Locken财产权理论。

开源世界的1.0版意味“开发者愿意拿自己的名誉赌它好使”,而闭源世界的1.0版则意味着“如果你很谨慎,不要用这版”

一些文化使用隐藏的线索(更精确地说是一些具有宗教或神秘意味的“奥秘”)作为文化移入机制。它们是一些不对外公开的秘密,但要求那些充满渴望的新手们能发现和推理出来。一个人如果想被该文化接受,必须要展示他能理解这些秘密,而且以一种被文化认可的方式掌握了这些秘密。 黑客文化非常有意识地大量使用这样的线索或测试。

从习惯到习惯法: 我们已经发现黑客习俗和英裔美国人普通法传统下的土地所有制理论在逻辑上非常类同。从历史上讲12,欧洲部落文化发明了这些传统,并改善了他们的冲突解决体系——从表达不清的、半意识的习惯体系发展到掌握在部落智者记忆中明确的习惯法,并最终发展成为成书面制度。

也许,当我们人数不断增加、当所有新成员的文化移入变得困难时,黑客文化也该做一些类似的事—— 将一些优秀实践发展成为规范,解决开源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争议,并发展出一种可以让社区中资深成员调解纠纷的仲裁传统。 本文的分析将以前隐性的东西显性化,并大致勾勒了这种规范的轮廓。规范不能强加于人,它必须被各个项目的创建者或所有者自愿接受;由于作用在黑客文化上的压力会随时间变化,规范也不能全然僵化;最后,为了让这些规范实施起来,它必须能反映黑客部落的普遍共识。

程序的使用价值是它作为一个工具、一个生产率倍乘器的经济价值;程序的销售价值是它作为一个可买卖商品的价值。(按照经济学家的专业说法,销售价值是最终产品价值,使用价值是中间产品价值。)

换句话说,软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服务行业

开源公司聘请明星黑客和大学聘请明星教授的原因大致相同,他们的做法在机制和效果上类似于工业革命前贵族对高雅艺术的资助——部分当事人完全了解这种相似性

一帮人在一起,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创见——即便是集市中那些无政府主义者组成的志愿者团体,通常也不能有真正的创见,更不要说公司委员会中那些为生计着想的还活在过去年代的人了。远见源自个人,其周遭社会机器的最好做法,就是响应这些有突破性的远见——滋养、奖赏并严格测试它们,而不是压制它们。

参考文献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读者交流 QQ 群:338272982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