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什么是瘾?成瘾分类:物质成瘾、行为成瘾
- 药物成瘾:管制药品及毒品、宗教致幻剂、酒精和烟草
- 人类生活中的瘾品:饮食、性行为、运动、暴力和战争
- 瘾的形成机制:奖赏路径和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内啡肽和催产素)
- 瘾品管制思路变迁:戈尔巴乔夫的禁酒运动
一、什么是瘾?
瘾被用于描述精神强迫或者过度的心理依赖。瘾有分为物质成瘾及行为成瘾。例如物质依赖,药物滥用(即毒瘾)、酒瘾、烟瘾。行为成瘾是和物质无关的强迫症,例如持续出现特定行为,例如赌博、暴饮暴食,网瘾、官瘾、财迷、工作狂、色情狂、及购物狂等。成瘾(Addiction) 是指一种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形下,仍然被持续重复。这种行为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重复这些行为也可以反过来造成神经功能受损。
Addiction is a medical condition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ulsive engagement in rewarding stimuli, despite adverse consequences. It can be thought of as a disease or biological process leading to such behaviors. The two properties that characterize all addictive stimuli are that they are reinforcing (i.e., the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a person will seek repeated exposure to them) and intrinsically rewarding (i.e., something perceived as being positive or desirable).
二、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
药物成瘾是指需要服用药物才能使日常生活表现正常的强迫行为。出现物质依赖状况后,若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状。许多原本用于医学用途的药品,可能造成物质依赖现象;若是被法律管制,视为非法者,则被称为毒品。根据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发表的有关研究,常见管制药品(毒品)的依赖性(出现 依赖和戒断症状(Dependence and withdrawal) 的概率)和生理程度如下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和烟草对人体的生理伤害与依赖性强度并不亚于未提纯的鸦片。
类别 | 名称 | 医药用途 | 管制级别 | 成瘾机制 | |
---|---|---|---|---|---|
麻醉镇痛剂(Narcotics Analgesics) | 鸦片 | 无 | 管制 | 欣快感、幻觉 | |
麻醉镇痛剂(Narcotics Analgesics) | 吗啡 | 镇痛剂 | 管制 | 强效镇痛 | |
麻醉镇痛剂(Narcotics Analgesics) | 美沙酮 | 戒毒治疗 | 管制 | ——- | |
麻醉镇痛剂(Narcotics Analgesics) | 氯氨酮 | 短效麻醉剂(小手术),全身麻醉诱导剂 | 中国(一类) | 美国(三类) | ——- |
麻醉镇痛剂(Narcotics Analgesics) | 海洛因(二乙酰吗啡) | 无 | 刑事重罪 | ——- | |
迷幻剂(Hallucinogens) | 大麻及相关制品 | 无 | ——- | 产生幻觉,娱乐道具 | |
镇抑剂(Depressants) | 巴比妥及相关制品 | 镇静神经、催眠、抗痉挛 | ——- | ——- | |
镇抑剂(Depressants) | 甲喹酮 | 无 | ——- | ——- | |
镇抑剂(Depressants) | y-羟丁酸 | 无 | ——- | ——- | |
兴奋剂(Stimulants) | 安非他命(苯丙胺),俗称麻古/大力丸 | 无 | ——- | 增强性欲和促进欣快感 | |
兴奋剂(Stimulants) | 亚甲二氧基(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摇头丸 | 无 | ——- | ——- | |
兴奋剂(Stimulants) | 甲基苯丙胺,冰毒 | 无 | ——- | 使机体产生强烈快感 | |
兴奋剂(Stimulants) | 卡西酮的衍生物 | 无 | ——- | ——- | |
兴奋剂(Stimulants) | 可卡因 | 麻醉 | ——- | 提升肾上腺素/多巴胺在脑部的浓度 | |
镇静剂(Tranquillizers) | 安定、艾司唑仑、三唑仑等 | 催眠 | ——- | 成瘾/胎儿不正常/认知和神经讯息传递功能受损 | |
其他 | 可待因 | 止咳 | —— | ——- | |
其他 | 同化类固醇 | ——- | ——- | 激素;扩增肌肉和骨头强度(心理需求) | |
其他 | 酒精 | ——- | ——- | ——- | |
其他 | 烟草(尼古丁) | ——- | ——- | 兴奋神经促进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产生幸福感和放松感 |
2.1 鸦片(opium)
天然麻醉抑制剂,医学上作麻醉性镇痛药;非科学研究或非医用,则归类于毒品。鸦片的主要成份是吗啡类生物碱,包括 吗啡(10%-14%),可待因(1%-3%,可待因进入人体后约有10%的吸收分量在体内经代谢作用转化成吗啡),蒂巴因(Thebaine,0.2%,具备痉挛毒性)。给药后分布于全身,在肾、肝、肺中浓度较高。
鸦片的成瘾机制:吗啡(Morphine)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吸食鸦片后开始能让人产生欣快感,产生梦幻现象,进而导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止则会发生严重的戒断症状:渴求药物、流鼻水、易怒、发抖、寒颤、厌食等戒断症状;过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小,严重的引起呼吸抑止致人死亡。
芬太尼(Fentanyl)是一种强效类鸦片止痛剂,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极短(脑中μ-鸦片受体),比吗啡效力高50至100倍。保罗·扬森最先在1960年制造出芬太尼。芬太尼在1960年代以商业名称Sublimaze进入医疗用途作为全身麻醉剂。芬太尼药物形式包括贴片、棒棒糖、溶解片剂和可以被口腔黏膜吸收掉的舌下喷剂等。截至2013年,全球共使用了1700公斤(3,750磅),是医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合成鸦片类药物。
芬太尼也被用作娱乐性用药,导致大量药物过量死亡案例。美国司法部于2017年10月17日起诉两名中国公民 —— 颜小冰(Xiaobing Yan音译)和张剑(Jian Zhang 音译)被指控策划通过邮件或国际邮递服务在美国销售大批量的芬太尼等鸦片类药物。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 2016 年有 2 万人死于芬太尼。该案成为中美两国激烈交锋的外交事件。(中国官方文件称为“新精神活性物质”,2017年初中国将芬太尼——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等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目录)
2.2 海洛因(heroin)
海洛因(heroin 或 diacetylmorphine),学名 二乙酰吗啡;又译海洛英,有强烈的成瘾性。在医学上,海洛因可作为强效镇痛药物,用于心脏病、外伤、手术后的剧痛。
第一次合成海洛因是在1874年(清同治13年,日本明治7年),任职伦敦圣玛莉医院的化学家伟特(C.R Wright)(吗啡+醋酸酐,加热,得到二乙酰吗啡)。1897年,德国化学家菲力克斯·霍夫曼再次合成二乙酰吗啡(11日前,他刚成功将阿斯匹林制成药物)。1898年至1910年,海洛因作为一种止咳处方药出售,非常畅销。[海洛因(Heroin)的名字由拜尔药厂注册,拜耳公司曾尝试隐瞒其危害。]
海洛因的成瘾机制:初次使有感觉愉快安静,产生梦幻现象( Heroin 一词源自德文 heroisch,意指英雄,因为海洛因会 给服用者一种英雄般的感觉)。海洛因在肝脏中会代谢成吗啡。吸食之后的12小时,身体由于得不到麻醉剂而不能正常运作,即时出现紧张、无法入睡、出汗、肠胃不适、四肢疼痛及痉挛等断瘾症状(持续三到五天)。过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睡、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小。海洛因具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上瘾的人因身体对它有适应性,会不断增加分量以得到相同的效果,滥用越久,戒断症状越长。长期使用后停药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恶寒、打冷颤、厌食、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
2.3 安非他命(Amphetamine,苯丙胺)
安非他命(Amphetamine)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
最早于1887年被发现,在许多国家为合法的处方药,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历史上也曾被用来治疗鼻塞和抑郁。安非他命适度适量地使用能提升整体抑制控制能力。在医疗用的剂量范围内,安非他命能带来情绪以及执行功能的变化,包含:减少反应时间、降低疲劳、以及肌耐力的增强。然而,若摄取剂量远超过医疗用的剂量范围,将会导致大脑执行功能受损以及横纹肌溶解症,可引发严重的药物成瘾,引起精神疾病(例如:妄想、偏执)。
安非他命的成瘾机制:安非他命作用于神经传导元素正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增加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脑内的活动,服用后可以增强欣快感、提升性欲、提升清醒度、大脑执行功能发生变化。非医疗用途情况下,很多人为享乐而滥用安非他命,例如助兴时被作为增强性欲和欣快感促进剂(通常会远超过医疗用剂量范围)。滥用的副作用非常严重甚至致命。在成瘾患者停用安非他命后,出现戒断症状的概率接近九成。安非他命的戒断症状可能包含:对于各种刺激极度敏感、躁动不安(irritability)、焦虑、对于安非他命有难以抑制的渴求、烦躁、疲倦、食欲放大、过动或行动迟缓、缺乏动机、嗜睡、和清醒梦(lucid dreams)。
2.4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一种人工合成的兴奋剂。最早由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于1893年自麻黄碱成功合成,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又称冰毒。
甲基苯丙胺的成瘾机制:甲基苯丙胺与苯丙胺,MDMA(摇头丸)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可以提升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脑内的浓度。服用后使机体 产生强烈快感。短期内增强精神力,动力和大脑活力,大剂量服用会增加愉悦幸福感,性刺激增强,驱除睡意等。甲基苯丙胺是一种高度心理上瘾的毒品,对于大多数上瘾的人来说,再次复发是很常见的。严重副作用:精神病(思想偏执和精神分裂),临床的抑郁症(兴奋之后紧接着心理抑郁),以及肾脏及肝功能严重损伤。
2.5 可卡因(Cocaine,古柯碱)
可卡因(Cocaine,古柯碱)是由古柯的叶子制成,是一种强烈的兴奋剂。
古柯的主要产地在南美。1855年,德国化学家斐德烈(G.Friedrich)首度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并命名为 “Erythroxylon” 。四年后,斐德烈的同事纽曼(A.Newman)又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替名为“可卡因”(Cocaine)。
可卡因的成瘾机制:可卡因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抑制剂,使脑部这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上升,服用后产生强烈的欣快感或者精神激动。可卡因作用于脑中的奖赏路径,人为了获得快乐感而上瘾。但是持续反复使用可卡因,会减少感觉快乐的能力与身体疲累。可卡因可以轻易地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可能会造成血脑屏障的破坏,阻碍脑部神经传递质多巴胺、并影响正肾上腺素、血清素正常摄取,加速大脑老化。除此,可卡因还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血管的收缩、瞳孔的扩大及导致心跳不正常。
2.6 大麻(Cannabis sativa)
大麻(Cannabis sativa),可作为纺织原料。主要成份: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精神活性物质,致幻。大麻二酚(CBD)具有治疗焦虑、癫痫的辅助作用。故“大麻是否是毒品”一说在全球仍具争议(吸食大麻在大部分国家仍是违法,但在荷兰、捷克、以及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和华盛顿州,可以在法律范围内吸食大麻)。
2.7 酒精(Ethanol,乙醇)
自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已开始喝酒,在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九千年前)陶器上面就有酒的残留物,而其中会使人欣快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
酒精能扩散穿过胃壁细胞,是一种可以在胃中被吸收的物质(非常罕见),但它主要还是在小肠中吸收,最后到达肝脏被代谢。酒精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经过心脏的时候,可以降低心脏收缩力,导致心脏只会泵送更少量的血,因而降低身体的血压。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因此人会感到温暖(脸变得红晕和粉红色)。有研究表明,喝酒行为与抑郁症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有人借助酒精的神经抑制作用,达到增強自信、疏解压力与不快情绪的效果,即所谓“借酒消愁”。很多社群存在的饮酒文化中,也是利用酒精作为一种社交“黏合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饮酒之后可以降低警觉性,消除拘谨不自然的感觉,对于很多具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说,酒能令人在聚会中无拘无束流畅地说话。在某些情况下,酒精也能释放极端情绪,例如愤怒、暴力和自我伤害行为,即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酒精的成瘾机制:酒精成瘾(Alcohol addiction)。一般在饮用四十分钟内,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值,并逐渐对大脑皮质发挥抑制作用,使人呈现失去自我控制的兴奋状态,所以酒精实质上是一种 中枢神经抑制剂。正如其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一样(例如镇定剂),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耐药性。首先,醉酒之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人会感到疲倦和沮丧,脑部的化学变化也会令人的长期情绪变得更低落。其次,饮酒产生的“正面”效应会递减,如果再次大量摄入之后无法感受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加大剂量,“快乐”的欲念强迫饮酒者不顾一切地去寻求酒精,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当某个人有长期摄取酒精饮料的习惯,会形成耐受性与心理依赖。一旦戒断就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出现 酒精戒断症候群(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 :突然减少或中断酒精的摄取,会造成原本被抑制的神经系统过度活化,心理与生理上会因此产生各种不舒服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肠胃不适、恶心和呕吐、全身疲倦、易累、心跳过速、流汗多、血压增高、体温上升、焦虑与烦躁不安、眼皮、嘴唇与双手发抖等戒断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性痉挛、意识障碍,以及妄想、幻觉及谵妄等精神病症状。
2.8 尼古丁(Nicotine)
尼古丁(Nicotine,又名烟碱)是香烟内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
尼古丁的健康风险。尼古丁进入体内,会经由血液传送,并可通过血脑屏障,吸入后平均只需7秒即可到达脑部,肝是主要代谢尼古丁的器官。吸烟会减低男士的性表现甚至不举;损害血液循环系统,令阴茎血管闭塞,导致阳痿;减低荷尔蒙分泌使生殖器官的反应迟缓;减少精子数目(比非吸烟者平均少二十个百分比),破坏精子正常发育及活动能力(精子畸形的机会会较常人高出一倍),增加伴侣流产和胎儿畸形的机会;两成的儿童患癌病个案与父亲吸烟有关;吸烟者的子女患支气管病的机会高出一至五成;加速患上中风机会。此外,尼古丁能减少食欲,三分之一烟民戒烟后体重都会增加。
尼古丁的成瘾机制:香烟(Cigarette)对身体造成的生理伤害和依赖性,和酒相当,比大麻和摇头丸严重,不如可卡因、海洛因严重。尼古丁可促使脑中奖励中心的神经元分泌的更多的多巴胺,产生幸福感和放松感,进而吸食成瘾。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借由刺激内脏神经影响副肾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尼古丁与肾上腺髓质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后,会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兴奋性增高。此外,大部分香烟成分之中并不单只有烟草。生产商通常在香烟内加入大量不同的添加剂,目的是控制烟丝的成分和质量,防腐,以及改变燃点时烟雾对吸食者所能产生的感觉。部分低价香烟会直接加入丁香,目的是令吸烟者的口及肺部出现少量痳痹,从而产生轻微的快感。有些制造商还推出了薄荷烟等产品,其目的则是降低吸烟及二手烟的呛辣感、借此增加吸烟率。
2.9 药物成瘾总结
综合上述成瘾药物的比较可以发现,成瘾刺激有二个特性,一个是其正向增强(接触后会再次进行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另一个是内在奖励(使用者主观上认为此物质或是行为有趣、会想要再去进行)。成瘾与伤害程度取决于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同时并不是所有药物都具备高度健康风险,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该药物能够突破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脑血管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进入脑的“屏障”。该机制几乎不让所有的物质通过,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大部分的药和蛋白质由于分子结构过大,一般无法通过。该机制除了使脑部不会受到病菌的感染,还可以避免脑受到化学传导物质的影响。由于人体很多功能都由脑来控制,如果让化学传导物质在脑里自由流动,可能会造成反馈现象。第二,该药物能够带来快感(一段时间内),包括抑制类(止痛、麻醉)、兴奋类(抗抑郁、精力充沛)、幻觉等。如果为了获得快感,反复重演强化 “使用-快感-再次使用” 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就很容易刺激活化大脑的奖赏机制,造成不可逆的生理变化。
- 构建奖赏路径的神经递质
类别 | 名称 | 分泌腺 | 说明 |
---|---|---|---|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 多巴(L-DOPA) | ——- | ——- |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 多巴胺 | 下丘脑 | 产生愉悦感 |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髓质 | 升高血压,引起激动 |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 肾上腺素 | 肾上腺髓质 | 提高兴奋性,伴随激动和焦虑 |
单胺型 | 5-羟色胺 | 中枢神经元及消化道 | 幸福和快乐感觉 |
——- | 催产素 | 垂体后叶 | 爱情激素 |
——- | 催乳素 | 垂体前叶 | 引发平静和放松感觉 |
——- | POMC(内啡肽) | 垂体前叶 | 效果类似吗啡 |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物质的总称。哺乳动物交感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细胞既能释放肾上腺素,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合成代谢路径:酪氨酸 → L-多巴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 多巴胺(dopamine):尼古丁会作用于脑部,使吸食者产生愉悦感并自然成瘾,因为它是一种将多巴胺量提高的化学物质。研究发现多巴胺是参与脑内活动的关键神经传递物,参与构建奖赏路径。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临床用于强心药。自然状态中肾上腺素释放的主要生理触发因素集中在压力,如物理威胁,兴奋,噪音,亮灯和高温环境。促进增加心率、提高呼吸频率、刺激肝糖原分解、触发脂解和肌肉收缩,兴奋性提高,但是伴随激动和焦虑,详见 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
-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临床用于升压药。生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反,减慢心率、全身血管广泛收缩、显著升高血压,能引起激动但不焦虑。
- 5-羟色胺(Serotonin,血清素):抑制性神经递质,产生幸福和快乐感觉。
- 组胺: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睡眠、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调节,食欲与记忆形成等功能,周边系统部分可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现象
- 催产素(Oxytocin)是一种哺乳动物激素。临床药物常用来促使子宫收缩,用在引产、加速分娩、及停止产后出血。催产素有助于减轻压力及缓解疼痛。
- 催乳素(Prolactin,简称PRL)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主要作用为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刺激并维持泌乳。催乳素能引发平静和放松感觉。
-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酚或脑内啡、脑内吗啡。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于动物体内自行生成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
三、人类生活中的瘾品
3.1 饮食
人类对辣椒的喜好就和喜欢过山车或者喜欢洗烫水澡一样,是一种对极端刺激的特殊癖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罗岑(Paul Rozin)
除了一部分人类之外,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吃辣椒。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红辣椒之类的香辛料含有辣椒素,辣椒素能刺激脑内啡分泌,辣椒越辣分泌量越高,进而导致食辣之后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产生一种类似与吸食鸦片后的欣快感。事实上,辣椒素确实被用来作为治疗慢性痛症的药物。中国许多地区(例如:湖南、海南,台湾)均有嚼食槟榔(Areca catechu)的风俗,其萃取物已证实有抗忧郁(抗抑郁)效果。槟榔吃后会面红耳赤,如醉酒一般,苏东坡写过“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槟榔碱虽然曾被用来治疗寄生虫,但具有高度致癌性(第一类致癌物)。虽然医学上吃槟榔会致癌已经毋庸置疑,但是显然并不足以让人们放弃这个喜好,例如台湾18岁以上居民嚼食槟榔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3.2 运动
据说主流中产阶级的三大生活方式是:“跑步、抄经、喝果汁”。有跑步习惯的人多少都了解过的概念:“跑者的愉悦感”(runner’s high),就是是指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后,肌肉内的糖原用尽,体内便会分泌脑内啡,产生止痛、欣快感。长时间、连续性的、中量至重量级的运动,诸如跑步,游泳,滑雪,划船,运动舞或球类运动等都有类似效果。所以,某些人群会从事超过身体负荷的运动量,甚至不惜运动伤害也要追去这种快感,可以理解为一种“运动上瘾”。
在职业健美人群中,存在一类瘾品 —— 同化类固醇(蛋白同化甾类,Anabolic steroid)。与大多数毒品追求的快感刺激不同,同化类固醇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的激素。同化类固醇能能促进氨基酸中蛋白质生物合成,促进肌肉变大变壮,促进骨骼的生长。睾酮是最为常见的天然来源的蛋白蛋白同化甾类,也是天然的雄性激素。健康风险:大量或长期的使用,将使身体无法自行合成,终身需依赖外源补充。另外,促进雄性化的荷尔蒙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干扰的雌性化反应,导致高血压,性功能减退以及睾丸萎缩,肝功能及内分泌系统严重受损。
3.3 性
有研究显示草原田鼠在交配时会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则会刺激分泌多巴胺。催产素对于多种人类行为发挥重要影响。抑制与行为控制/恐惧焦虑相关的大脑区域,引发平静和放松感觉,是性高潮出现的重要因素。其它包括社会认同、夫妻或情侣间的成对结合、焦虑和产妇的行为等都与之有关,因而被称为“爱情激素”。无法分泌催产素,与无法感到同情,反社会,精神病,自恋及一般的操控个性有相关性。《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还指出,人类和狗狗的相互凝视形成了催产素分泌的正反馈,正是这一反馈让狗狗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而狼就没有这个机制。
3.4 艺术
在人类社会中,奖赏分为两类:初级奖赏(如食物、性)和次级奖赏(美学奖赏),例如如艺术、音乐和诗歌等。聆听音乐能诱发快乐体验是大多数人听音乐的主要原因,听音乐时诱发的强烈愉悦情绪可以对神经递质产生了影响,包括血清素、内啡肽、和催乳素。血清素通常与预期结果的满足感相关,人们听到喜爱的音乐时,体内的血清素水平显著升高;音乐引起颤栗时,会使人体释放出内啡肽,产生类似于吗啡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甚至聆听悲伤音乐时也能诱发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与催乳素的分泌有关(缓解痛苦、平静感)。催乳素的分泌还能通过短环路反馈进行自我调节,例如单曲循环症(喜欢重复循环播放着同一首歌)。
3.5 宗教
宗教致幻剂(entheogen) 这一概念是1979年由一群人类植物学家和神话学家创造出来的,用以代替“hallucinogen”(迷幻剂)和“psychedelic”(致幻剂),可以指一切被用于宗教或者精神领域的致幻剂。
宗教致幻剂一般是那些可以导致人类产生幻觉的自然植物/矿物质,它们在各种仪式中被使用了上千年。服用者借助心理暗示和致幻剂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获得 与神同在、与神交流 的心理体验。例如,科特迪瓦人会使用迷幻蘑菇。中国的道士使用大麻通神,量服丹砂导致的汞中毒或砷中毒,也会产生通神的幻觉。非洲的 Bwiti 人使用一种夹竹桃科植物 Tabernanthe iboga 的根皮作为宗教致幻剂的原料。埃及也有使用蓝睡莲和裸盖菇的记录。中医草药中曼陀罗被用以缓解哮喘症状和作为手术或接骨中的止痛剂,在印度教中,曼陀罗花(Datura stramonium,英语:Thorn apple)和大麻常被用于宗教仪式中,由于其效力过强很容易严重中毒。曼陀罗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具有麻醉作用,它使肌肉松驰,抑制汗腺分泌,因此古人将此花所制的麻醉药取名为“蒙汗药”。
如果健美也算一种宗教的话,同化类固醇也可以称之为 entheogen 。
四、乱世爱嗑药
18世纪以后,中国人口增加迅猛,生存压力加大,加之经常战乱,人们的安全感下降,避世厌世的情绪增加,于是很多人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吸食鸦片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方式。
罂粟米囊谣 (谭嗣同)
罂无粟, 囊无米, 室如悬磬饥欲死。
饥欲死, 且莫理, 米囊可疗饥,罂粟栽千里。
非米非粟,苍生病矣!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沉迷于鸦片的美妙感觉。几乎每个英国人都在他们生命的某一段时期服用过鸦片,发烧感冒,头疼脑热,呕吐腹泻,失眠多梦全靠它,服食鸦片就像喝酒或抽烟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英国沼泽区的民众滥用鸦片的情况最严重,农业劳动的单调与繁重,沼泽地气候容易引发的疟疾、热症、风湿、神经痛和肌肉痛,鸦片“上瘾”的副作用,被当作是解脱病痛的代价。下流社会的不少酒鬼用鸦片代替酒精;上流社会的贵族、学者用鸦片享乐、激发灵感(1821年德·昆西发表了著名作品《一个英国吸食鸦片者的自白》);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晚年嗜食鸦片,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诱因可能包括白内障和风湿病的困扰、幼女阿米莉亚公主病故等,“每天都是悲痛与嚎哭的场面……令人沮丧得难以形容”。
喝威士忌酒在当时时尚的英国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比如我的父亲,除了在荒野打猎时或某个非常阴冷的地方,他从来不喝威士忌。他生活在“白兰地加苏打水”的年代,事实上,白兰地加苏打水在当时是很体面高雅的瘾品。(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传·我的青春》p138)
1884年,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拿自己做实验,使用可卡因之后感觉好的不得了,继而推荐亲朋好友使用可卡因(他接受过医师训练),作为酒精与吗啡上瘾之替代药品。凭着可卡因带来的兴奋感,写出了一篇叫《古柯颂歌》的论文,此举造成他的好友深染毒瘾(为了治疗受伤后遗症的疼痛)。对于这段错误判断可卡因的黑历史,弗洛伊德后面的著作中虽然多次自我检讨,但抹除了很多细节。
- 战争:兴奋剂发展的强大动力
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恐惧会对士兵们的精神带来无比沉重的打击,因此人类社会大规模地集体服用兴奋剂都发生在战争时期。古希腊、罗马和现代法国军队都有配发红酒的传统,德国人配发啤酒,美国刚开始选择配发朗姆,自从内战之后就变成了威士忌。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可卡因带进了前线,德国、法国的飞行员以及加拿大的部队都曾经使用过可卡因。伦敦热卖的医药套装盒子中包含有可卡因和海洛因,对于女孩子们而言这些盒子相当抢手,因为其宣传句就是“给前线的朋友最有用的礼物”,这些盒子会被她们迫切地送给身处前线的男朋友、未婚夫或是丈夫。希特勒曾注射甲基苯丙胺,特别是在苏德战争时期,纳粹军方广泛下发予士兵以作兴奋剂之用。日本也曾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或者提供必须超长时间工作的军需工厂工人使用,在日本本土、台湾、及日占区都遗留下许多成瘾患者。
注解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
- 《柳叶刀》(The Lancet):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之一。
- 拜耳股份公司(Bayer AG):一家德国制药及化工跨国集团(康采恩),世界500强之一。最著名的产品是阿司匹林,其他包括海洛因、美沙酮、芥子毒气、环丙沙星、聚氨酯、毒鼠强、巴拉松及残杀威等。
- Kratom 卡痛
扩展阅读:《嗑药简史》
嗑药简史(一):药物成瘾与神经系统
- 什么是瘾?成瘾分类:物质成瘾、行为成瘾
- 药物成瘾:管制药品及毒品、宗教致幻剂、酒精和烟草
- 行为成瘾:饮食、运动、性、暴力和战争
- 瘾的形成机制:奖赏路径和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内啡肽和催产素)
嗑药简史(二):瘾品跨境流动与外交关系
扰动中美大国外交的 China Girl (芬太尼)
- 什么是芬太尼,Fentanyl
- 大国外交的头等优先事项
- 预测:暗黑幽灵无国界
嗑药简史(三):瘾品管制背后的情与法
- 严刑峻法:瘾品管制与定罪量刑
- 戈尔巴乔夫的禁酒运动
嗑药简史(四):咖啡上瘾,喝还是不喝?
- 咖啡的保健作用及临床实证研究案例
- 咖啡种类、制作工艺对健康效益的影响
嗑药简史(附录):NIDA | 美国青年人群药物滥用情况(2016~2017)
医学常识| NIH 情绪健康检查单
扩展阅读
综合了心理、药物、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研究,详细介绍所有能让人类成瘾的物品,以及瘾品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战争。瘾品在历史上的力量有多大?它们为何有合法与违禁之分?是什么力量将瘾品的流行推动为规模庞大、模式各异的商品贸易?作者从瘾品的功能用途到它们的发现,到全球贸易的流通和经济政策,全面介绍精神瘾品的文化,追踪出大众化瘾品进入全球贸易主流的来龙去脉,内容有趣,视野广博,令人眼界大开。毫无疑问,它是一本关于瘾品文化史的经典著作,也是一本横跨世界史与药物史的杰作。
参考文献
- The Economist | What is the most dangerous drug?
- 国家禁毒办权威发布毒品基础知识
- Drugs, Brains, and Behavior: The Science of Addiction
- Economist: Birds’ nests and parasites Some birds use discarded cigarettes to fumigate their nests
- NIDA scientists review impact of smoking among adolescents with ADHD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禁毒处
- 物质使用障碍:这些要点你知道吗?| 原创 2016-05-11 医脉通 医脉通精神科
- 家暴施虐者背后的心理动机 | 潘幸知 欧美内参
- 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历史真相 | 人民网
- 我国对卡芬太尼等四种芬太尼类物质进行列管 | 新华社,20170216
- 化学控制:激素如何影响你的身心
- 潜规则:类固醇的骗局 | 果壳网
- 狗眼看人亲,只因催产素 | 果壳网
- 拥抱还是家暴:催产素的阴暗面 | 果壳网
- 男性大脑也分泌催产素:“社交基因”可能通过它决定你究竟是外向还是内向 | 科研圈
-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 王璐,陈旭*,马建苓
- 小说中的经济学:粮食还是罂粟?
- 肖朋友:垃圾游戏,毁我青春,废我钱财
- 吸食冰毒所致寄生虫妄想:治疗对策 | 经典病例
- Licence to swill: how to drink like James 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