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一、写作的定义
- 二、我的困惑
- 三、缘起:《顾准日记》
- 四、写作素材
- 写作工具箱
180天个人业余写作总结:从缘起、驱动力、工具链、成果影响等角度展开,全方位实录这段过程实践,发表出来对自己是一种鞭策,也希望能够为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
写作可以成为你的一个伴侣,能在你的周围筑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水晶空间,你就像鱼缸里的一条金鱼,不过这个鱼缸是金鱼自己造出来的。写作一直陪伴着我,旅途中也没有片刻停下来,所以我从未感到无所事事。不是玻璃需要磨光,就是结构需要调整,要不就是缸体需要加固。(温斯顿·S·丘吉尔《丘吉尔传·我的青春》p227)
一、写作的定义
笔者是一个普通人,跑来谈写作,还是最佳实践,似乎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毕竟我既没有专业作家的身份,也不够网红的最低门槛。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写作(Writing)的一般定义:
Writing is a medium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hat represents language and emotion through the inscription or recording of signs and symbols. (From Wikipedia)
因此,写作本质上并不是某些职业的专属技能,而是人类出于交流目的的普遍需求。理解这几个概念之后,后面的话题就好展开了。
二、我的困惑
对于很多朋友、特别是已经有过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或许很多都有下面类似的问题,我总结为三大症状:
- “专业”有余,能力弱化,视野日小
- 计划愈多,碎片愈多,效率愈低
- 地狱修行,独行无友,沉于安逸
一般而言,离开学校之后,人群个体开始接受社会化的训练引导,经年之后,大多数人会完成塑造定型,成为分工体系里新的螺丝钉或者齿轮。日子叠着日子,工作夹杂着琐碎,也许积累了不少“专业”知识,但是不知不觉中,有一项最重要的技能却逐渐弱化了——接受新事物的心态、系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在多如牛毛的抗战片里面,我认为唯一可看、且达到思想高度的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死啦死啦的《论安逸》堪称经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多少年来这是个被人钉死了的死穴,一打一个准儿……”。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在学校里读书就像待在正面战场,颇有金戈铁马、喊声震天的味道,或者人人都还在假装有那个味道;在工作以后读书、在过日子中读书,那就不一样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还得是安逸。升官发财、结婚生子方是热点,读书求道、探索未知却很难找到位置——我们民族的内心深处,和福禄寿走得比较近,距受难先知比较远。
三、缘起:《顾准日记》
由于工作的关系,过去一整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过去的经历、思想和行为做了比较深入的梳理和反思。基于某些因缘——我很喜欢这个词,“前缘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一切有所得,皆是时机成熟而已。
首要因缘就是是读了《顾准历史文集》和《顾准日记》。
我们想象一下:退回到现代迷信充斥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有这样一个“形单影只、独处斗室,以啃冷馒头、钻图书馆度日以至于死”(李慎之语)的知识分子,顶住了政治的、思想的、生存的、体质的重压,不时发出了独立而超前之想。
那是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扣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顾准后来说过,这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柴静)
关于顾准其人、其事和评价争议,我不想在这里过多展开,唯一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强制劳动和物质匮乏,灌输型的思想管制,才是劳改营的精髓所在。能在长久的牢狱中活下来、不丢失自由本性、甚至能有所成就,学习、思考是唯一的救赎之路,也是最难坚守的“反动”品质。
习惯一旦生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
情怀就是这些,下面介绍一些写作实践过程中的技术细节:
四、写作素材
Known Knowns:知识体系重构
在开始写东西之前,第一件事情应该是深度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大而言之,无非是以下三类:
- Known Knowns:已知的已知
- Known UnKnowns:已知的未知
- Unknown Unknowns:未知的未知
第一类:通常是就读的专业、长期从事的工作。我们在这些领域往往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投入、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一定的实务经验,是最有可能提供优质输出内容的方向。
第二类:主要体现在广度和深度。这部分内容通常是专业内需要涉猎、深入学习的东西,个人能力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掌握,只要加以努力,都可以有所收获的领域。
第三类:更高的境界、超出现有知识体系范围,如果要获得这类知识,一般需要非线性、跨越式的学习经历。
示例:
素材一:无笔记不读书
在这个《21天精通XX编程》、《图解资治通鉴》、《一本书看透金融》充斥眼帘的时代,还有人深度阅读吗?在这个大师遍地、专家变砖、天天都在喊颠覆的时代,又该把有限的学习精力投资在哪里呢?
微博上一位牛人曾有高论:“成千上万种媒体与论坛,同质化的,重复的,口号式的,改头換面的,无病呻吟的內容和语言太多太多了,充其量有與论意义而无学术意义”。
“如果能选一二本读透读通,读到能基本复述,远比读十本甚至几十本”快餐书”有用、省时间,有一揽众山小之感。”
诚如斯言。少林武功七十二绝技,天下各派兵器、套路更是成千上万,就算是天才,终其一生练其十分之一都不可能。这“一二本”需要读透读通的书,应该就是基本功之外,入门弟子都渴望掌握的上乘功夫、心法口诀,登堂入室之不二法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最先尝试的是写读书笔记。
例如最近一年看的《万历十五年》、《伍连德》、《李自成》和《尘埃落定》等传记、小说,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可能也就是随便翻一翻,但是基于读书笔记的任务导向,主要还是公开发表的鞭策——就不得不反复阅读几遍,以期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针对另一些大部头的专著,一般会略超出接受能力。我尝试过在线公布进度的方法。也是一个好办法。例如,《性能之颠》:
第一阶段:201601。
分享:《系统专家系列:性能之巅1》 框架结构、未深入
第二阶段:201603。关联阅读《24小时365天不间断服务》。
分享《系统专家之路-推荐书单》
分享《基于Linux单机的负载评估》
第三阶段:201604-05。
完成第一次通读。掌握体系结构、主要概念。
关联阅读Brendan Gregg’s Blog & Github 。(深度精品)
分享:《Netflix性能分析模型:In 60 Seconds》
第四阶段:20160512~
计划:深入掌握DTrace、火焰图
在初始的1-2个月时间内,由于先前知识储备的不足,一度出现停滞。后面通过持续的扩展阅读和交流,一扫前期的混沌矇昧状态,宛如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
素材二:让翻译成为一种习惯
坦白说,我的英文水平以前并不好,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年我养成了业余翻译的习惯,这首先要感谢《Economist》。
在全球报业大萧条的背景下,《Economist》依然能够逆势增长,得益于其独特风格:简约不失观点、视野宽广不失深度、幽默而发人思考、丰富的数据表现力等等。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甚至信息过载的时代,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资源 , 谁能提供最优质的有效信息,谁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经济学人显然做到了。
我还是阅读并翻译一段时间的《Economist》之后才知道,本国相当数量的本科生也在翻译它——他们只是当考研练习题做,真是可惜。回想过去,应该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的体会,本朝的英语考试真的非常恶心:卷面上蚂蚁一样小的字、机械的排版、多如牛毛永远也做不完的阅读理解习题、变态的选项设置……几乎要把人的兴趣消磨殆尽,更谈不上什么阅读乐趣。
《Economist》优质的文章,吸引我持续阅读,碰到精妙之处更不禁击节赞叹,甚于把好文章翻译出来和更多人分享,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从我熟悉的中国版开始,再到国际关系版块,再到其它感兴趣的文章,甚至于进一步扩展到职业相关领域的内容。通过阅读而翻译,为了更好的翻译就得阅读更多内容,一个良性的反馈环路就此形成。
五、写作工具箱
不能否认,总是有很多不世出的神人,完全可以用纯文本写出煌煌巨著、打磨出神兵利器。但是我等凡人,还是需要一些工具的辅助。我的工具箱不是在一开始就形成的——现在也还处于演化过程中,工具链的选择过程,尝试-比较-抛弃的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迭代重构的过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Evernote:素材仓库
支持所有手机、平板和电脑。在任意一台设备打开Evernote,随时记录一切、轻松收集资料、一键演示笔记、高效协作共享。
MindManager:框架梳理
一般人的大部分思考过程都是杂乱无序的,没有逻辑的,最后也没法形成有效的沉淀,更无法找到清晰的结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天生就有很好的逻辑的,MindManager可以辅助进行思维整理、分析、可视化的工具。比如写这篇的时候,就是现在MindManager梳理了一个概要,之后导出为文本作为底稿:
OmniGraffle:思维可视化
由The Omni Group制作的一款绘图软件,它曾获得苹果设计奖。可以支持流程图、逻辑图、模型设计等,堪称万能绘图神器。这年头大家都挺忙的,能用一张图表达的意图,就不用写一大堆字啦。
Markdown:一次编写,到处发表
Markdown标记语言,我其实很久以前就掌握了,但是使用频率很低,也谈不上什么美感。真正推动我把Markdown纳入个人工具箱的也是写作,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吧。它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极简的形式,解决了写作成果的移植通用性的问题。
Ulysses:美轮美奂
版权骑士:打击盗版,人人有责。
“维权骑士”有一套自己的监测系统。签约作者用发表的文章,都会纳入“维权骑士”的监测系统,并与各公众号、网站发布内容进行“比对”。一旦发现抄袭,将负责代表作者维护版权。
阅读用户分析
六、经验谈
为了保证持续输出,就需要进行大量扩展活动,甚至通过大量绘图的方式整理思路。例如读完黄仁宇的明史系列文集之后,还专门留意了明朝摩崖石刻遗址、戚继光纪念祠故地,进行现场观察、拍照。
搭建个人网站,将已知、未知、感兴趣的领域划分出来,再把思维碎片、已经发布的作品填充进去,再编辑再梳理,就可以强有力地推动个人知识体系的结构性重构。
内容为王
作品发布之后,可以借助分析工具查看阅读量、用户分布等信息。先来看一组数字:180天,累计超10万字,订阅用户数200+,初步形成微生态圈。
分析这些数字背后的来源,实际上又最集中在以下三篇:
《最佳工程实践-思维利器OmniGraffle》
分析:工具指南类型,但是我没有局限于功能性-因为这类一般已经比较多了,不大可能比别人写得更详细、更好,而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提供建议,获得不少产品经理的青睐。《新一代Ntopng网络流量监控—可视化和架构分析》
分析:相对前沿、内容新,标题党,持续获得专业用户关注。《Stack Overflow 架构分析》(译)
分析:行业大号推荐:单日阅读5000+,对于行业细分领域来说还算不错。甚至在外界传播之后,反向影响到公司内部。
我的这些东西,在一般熟人圈子发,远远没有搞怪照片或抖机灵的段子来的点赞多。如果没有公众发表渠道,我甚至都坚持不下去。
正如《Economist》的成功不在普通的文字编辑,而在于强大的研究智库一样,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是需要高品质的内容输出者。
附录:180天部分写作成果
- Economist 译文
- 《欧洲难民危机》
- 《沙特王国改革蓝图》
《当代德国纳粹魅影》
读书笔记系列:《万历十五年》、《国士无双伍连德》、《李自成》
- 外军研究系列:《美军体能训练观察》、《美军士官制度观察》
工具系列:
- 《最佳工程实践-思维利器OmniGraffle》
- 《跑步应用Nike+ Running与Garmin Mobile评测》
技术架构系列:
- 《网络设备OpenSSH7.0兼容性测试报告》
- 《ZeroMQ 社区生态白皮书》
- 《新一代Ntopng网络流量监控—可视化和架构分析》
- 《最佳工程实践-基于Redmine的项目管理平台》
- 《Stack Overflow 架构分析》(译)
- 《基于Linux单机的负载评估》
- 《Netflix性能分析模型:In 60 Seconds》(译)
- 《TED Talk: the mind behind the Linux》(译)
Next
- 组织一个业余翻译社
在实践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个体的力量的多么薄弱。积聚用户需要持续输出,业余写作最大的困难又在于时间投入的不可预期上。如果能借鉴开源的一些形式和技术,是否能够将个人活动提升到团队级别呢? 或者我应该先去为此搞一笔基金?
- 写一个专题文集
主要是为了训练定力,提高专业深度。每集至少包含10篇。